美國退休年金保險免費報價 美國退休金報價

【新移民寶典】在美國如何投資理財?(入門)

Posted by

按照美國中產的大致定義,一個中國人在美國拿到一個典型的H1b崗位,基本上就立刻中產了 —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對應的稅前年薪應該是50k起步(如入門級財會人員),一直到200k以上(如矽谷的高級計算機科學家)。要知道,美國的人均GDP「只有」5萬多刀,每戶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也「只有」5萬多刀。

如果你表示存疑,可以點擊這裡訪問美國人壽保險指南網©️發布的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收入計算器,可以立刻幫您計算出,您的收入,在所在地區的排名階層情況。


由於社會制度和中國迥異,對於中產階級,美國的「理財」,遠比國內龍蛇混雜的情況要簡單直接得多得多,因為市場和法規非常成熟,選擇也非常直接。在理財這個問題,多問幾個專業人士,多上一下Google,理財市場里忽悠的人會立馬現行。

以下的理財默認這個中國人很有可能會在美國安家立業,生活一輩子。

另外,下文中涉及收入數字,都是約數,請自行按照居住地進行合理調整。如,灣區和類似西弗吉尼亞的情況,顯然會有很大區別。

首先我們劃個重點:

一切理財/投資標的,最重要的五個指標是,收益、風險、流動性、稅收安排、其他限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投資品,是五項指標均完美的,如「高收益/低風險/高流動性/稅收優惠/沒有投資限制」。再次強調,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投資品,圍繞這五個指標,都是各有取捨。

對於絕大多數中下層中產階級(50k-100k)來說,「理財」其實幾乎等同於「退休養老」。一個比”dying to soon”更悲催的事情,可能就是”living too long”了。如果你居然能很充裕地規劃好自己的養老金,那麼你幾乎也就剩不下什麼閑錢了 — 我時常隱隱覺得,這是美國上層建築精妙算計過的完美結果:人口中覆蓋面最廣的一群人,不斷產生new money來養著自己、養著國家,最終走的時候,也留不下任何old money來供下一代坐享其成。

一個美國人,退休之後能拿到的收入,基本上就三塊兒:

1,Social Security / 社安退休金 — 類似我國的社保統籌賬戶, 由羅斯福總統創建於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目前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賬戶已經入不敷出N年了,類似於你在交的SS Tax去養現在退休的老人。簡單說來,靠政府養老對大多數國家的人來說,都是件不靠譜的事情。

(>>>推薦閱讀:美國退休養老到底靠誰?為什麼不要指望政府來養老的Ugly Truth

2,各種個人賬戶的法定分配 — 類似我國的商業養老保險,如公司給到的401k,自己創立的Roth IRA賬戶,年金保險,以及各類理財產品。

3,個別政府/學校/機構的養老金(Pension) — 類似我們父母那一代人退休後拿的「退休金」,這項在絕大多數企業中都是沒有的。

這樣看來我們剩下的能夠自己把握的就只有第二類 2,個人賬戶。

進了公司之後,公司HR都會給你提供由公司sponsor的福利計劃,其中的大頭就是所謂401k的東西。這其實就是一個Mutual fund,甚至可以是你自己DIY的個股投資組合。

所謂「401k」,其實僅是國稅局(IRS)的Revenue Code的章節編號。在Mutual fund的本質上,IRS給你提供了有別於一般mutual fund的「稅收安排」:你在投資和持有401k賬戶的期間內,每年都不用交資本利得稅,但是,在59歲半之前,這個賬戶里的錢,你不能取出來(有例外,略過),否則要交資本利得稅和額外的10%懲罰稅。

401K額外的好處是,正經的公司都會給你一定百分比的「match」。好比說,你放3%的月薪在401k里,公司就承諾也放3%在你的401k賬戶里。這背後自然有公司吸引人才的意圖,很多人認為這是所謂的「free money」。但更多的是公司層面的稅收規劃需求。

總之,如果一個人並不清楚該拿工資的百分之幾來投401k,最起碼要把公司「免費」的match拿到手 — 如果公司說能match3%,你也選了3%,這意味著你每月401k新增投資是你月工資的6%;而如果你選了1%,公司自然也只給1%,那麼你每月401k新增投資只是你月工資的2%,相當於從公司那裡少拿了2%的免費match。

而401k賬戶的限制是,這種IRS給你的稅收安排的好處,不能無限制享受,每年只能在一定的限額內享受。2020年,這個限額是每年19,500刀。

從公司那裡能選擇的另外一個常見好處是「打折的公司股票」,以及各種期權。簡單說,好比你公司的股票市價是10刀一股,公司能讓你每個月以8.5刀去買公司股票,相當於當下免費賺了1.5刀/股(實際情況下,可能有限制期;另外,為何是15%的折扣,是公司稅收內容,略過)

在教育機構,如大學,「401k」有另一個名字,叫「403b」 — 兩者除了名字不一樣之外,幾乎沒區別。

如果一個公司的福利計劃裡面並沒有401k(常見於小公司),可以選擇自己開設一個自己的養老賬戶,稱為「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其運作機理和稅收安排,與401k區別不大。

最後,還有一個不少人可能陌生的概念:

年金/annuity/年金化/annuitize

這個概念其實不難理解。401k嚴格意義上講,只是「養老金」,而不是「養老保險」 — 你自己攢的錢,退休後自己花,花光了就沒了,並沒有「保險」的部分。而所謂年金,可以看成是真正意義上的「養老保險」 — 你自己攢的錢,同時附加一個與投資管理方的保障協議:從我幾歲開始,你每年支付我XXX的養老金,直到我去世為止。

說白了,年金的「保險」作用,與人壽保險正好相反,說得糙一點是為了對沖這樣一個風險:Living Too Long/活得太久。

即:錢花光了,人還沒死… 其具體形式主要有兩種:

1)你的401k/IRA,可能本身就是一個年金,即並非退休後告訴你一個賬戶餘額,而是保證你退休後每個月拿多少錢,直到去世;

2)你可以將你的401k/IRA,當然也可以是其他資產,購買/轉化成一個年金,稱為「年金化」。

非要有個比喻的話:你可以認為「年金」就是一個由私營公司運營的你的self-funded pension。

總結:401k/403b/IRA,僅是基於mutual fund本質上的稅收安排。相比mutual fund,它們在投資時可以選擇以稅前收入投資(也可以選擇是稅後收入,但退休後領取時不交稅,稱為Roth型),持有期間不用交資本利得稅,但流動性受限(59歲半),投資金額受限(每年19,500的上限/2020年)

自然,與mutual fund類似,你可以去按照自己的收益和風險喜好,去選擇不同的mutual fund來作為自己401k的「瓤兒」 — 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自己弄一個投資組合來作為401k的「瓤兒」,儘管個人並不支持任何人去犯這種神經。喜歡高風險高收益的,就偏股票一些;喜歡低風險低收益的,就偏債券一些,非常簡單直接。

提供基本保障的保險

對於一個年收入50k至100k的中產階級來說,除了養老之外,剩下能做的也就只有各種保險了。這個其實應該在養老之前說,畢竟各種保險是「兜底」用的。

financial planning

何謂「兜底」?

如醫療保險,如果你完全沒有,甭管你辛辛苦苦攢了多少錢,生個「小病」,一年攢的錢估計就沒了;生個「大病」,八成你家就直接破產了。

再比如人壽保險(此處僅是指Term life/定期壽險),你萬一意外掛了,你老公/老婆/娃的生活很可能就無法維持了,按揭的房子可能也會被收走,而你國內靠著你在美國收入養老的父母,經濟狀況估計也夠嗆了。

再比如其他一些小的保險,依然是「理財」不可忽略的「兜底」基礎。如Disability,如果沒有,再萬一受傷,長期無法工作,對家庭的財務衝擊甚至比你掛了還要巨大,因為你還活著,還要吃飯和看病;再比如車險,如果沒有,出了事故,特別是如果責任在你且對方受傷,也得賠破產;再比如房屋保險,美國幾乎都是木頭房子,你懂的…

好在這部分的操作都很簡單直接:車險是強制的…房屋保險也沒幾個錢…靠譜的公司都有很好的醫保計劃(自己負擔的金額每月從100刀到大幾百刀不等)作為員工福利計劃的一部分…人壽(此處特指term life)和Disability也是員工福利計劃的一部分,且都很便宜,屬於「給丫碎錢」級別的便宜。

總之,在美國,各種保險真的不能缺少,否則任何一點兒不可預料的事兒降臨在你頭上,對你個人和家庭的財務衝擊,都是毀滅性的。

以上基本上就是一個稅前年收入在50k-100k的人,應該做也有能力做的全部了。

進一步的理財選項

而如果一個在美中國人,個人/家庭年收入達到了100k以上,甚至有往「小富」級別靠攏的跡象(典型如夫妻雙方均為碼農、金融、各種硬技術、統計分析、醫生、律師等等),各種「兜底」的保險自然不在話下,而類似401k之類的賬戶八成也放滿了,那麼接下來,可能的「理財」選擇主要有以下幾個:

讓自己的醫保更給力:如更大的醫保範疇、更低/沒有自費部分、更高的保額、更廣的「高級診所覆蓋」和優先、全方位的牙醫、眼科險,等等。

其中,何謂「更給力」?無外乎那幾個很容易理解的概念:覆蓋面更廣;deductable更低甚至沒有;沒有co-pay;co-insurance比例更低或沒有;out-of-pocket limitation更低;等等。

但「更給力」也並不意味著「更好」,因為這背後永遠是一個成本收益的遊戲:「更給力」也意味著保費「更貴」。於是,具體選擇還是要看個人/家庭的具體需求和身體狀況而定。

再有就是對基本的幾種醫保類型有概念上的了解:

PPO:適合全美各處走動的人,或者懶得找個固定的「primary doctor」的人
HMO:凡事都需要先去找你的primary doctor,然後TA搞不定的話,需要refer到別的醫生那裡
EPO:類似PPO,但範圍不是全國,而是當地

至於牙醫和眼科,也是取決於具體的喜好:你若並非典型的美國人,即對牙齒美觀/健康並不是很在乎,甚至已經如我國很多中年人一般,牙齒早就沒救了,那可能確實也沒必要;再比如說,如果你經常回國的話,眼科保險可能也沒必要。

點擊查看【新移民寶典】在美國如何投資理財?(進階)

 

本文非原創,經本站編輯整理後發布。

您的評價?請點擊星標評分
[總票數: 2 平均分: 5]

更多線上講座和新產品專欄

Invalid email address
本站使用了Cookie,點擊加入按鈕表示您已同意 隱私條款服務協議
美國保險產品中心保險產品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