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有中國人購買的保險,和美國本國人購買的保險,有不一樣的情況?

最近聽說,有中國人購買的保險,和美國本國人購買的保險,有不一樣的情況?
保費金額是世界GDP總和的3%。對於78 億人的全球總人口來說,等於每人存了 382 美元的保費。
並不是所有人的保單賬戶都可以這麼做,這樣做也有不同的後果,其中最壞的結果就有…
「美國保險理賠的槓桿,是台灣新加坡保險的2倍,香港保險的3倍,中國大陸保險的5倍。」這是真的嗎?
地緣政治風險,美聯儲的政策變動都會對我們的錢袋子帶來更多風險,家庭資產保險刻不容緩。
疫情前一年台灣家戶總金融資產逆勢成長5.1%。保險信託,成為亞洲居民保護家庭金融資產的強勁選擇。
加息和持續進行和利率的持續攀升,有助於推動保險公司的評級上調,為尋求理賠保障的投保家庭帶來實惠。
對於常說的儲蓄保險,儲蓄分紅保險,我們會不會買錯了這類WholeLife的保險產品呢?
在興奮和激動之餘,我們有時間考慮人壽保險? 新生兒家庭真的需要嗎?是孩子需要,還是父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