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休年金保險免費報價 美國退休金報價

低風險資產時代,你與美國保險只差了一張飛機票

Posted by

導言

一般人在想到投資的時候,腦海里往往跳出兩個概念:一個是複利增長(長期穩定回報,小雪球變大雪球),一個是高回報率(短時間內零和遊戲的贏家,多賺市場便宜)。

複利增長和高回報率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是相互矛盾的,很難在單一的投資對象上同時實現。因為市場長期有自我平衡的能力。盛極必衰,否極泰來,暴利的熱點總是在轉移的。

然而大部分人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這兩個本應對立的對象當作一回事。往往顧此失彼,即使短期真的謀得暴利,也很難長期保持。

Growth-share

今天討論的新概念是能實現複利增長的「低風險資產配置」,以及實現的絕佳途徑。

低風險資產,是這個「昂貴」金融時代的下一個熱點

這個時代似乎什麼都越來越貴學費,醫療,甚至最新的Iphone10 ,也從初代Iphone上市時候的4000rmb 漲到了超過一萬一台。十年價格翻了一倍不止然而,買Iphone的人越來越多了,花得起錢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比物價漲的更多的,是我們的投資資產。

金融界有這麼一句玩笑話,說當今世界最大的兩個泡沫:一是中國的房價,二是美國的股價。多年前黃浦江「湯臣一品」頂級住宅10w一平米讓世人乍舌,現在10w每平方米/價格已經稀鬆平常。而反觀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幾大巨頭IT公司漲幅其實遠高於中國房價。次點的如微軟這種稍欠新意的老牌企業,也是6倍漲幅。如果蘋果,亞馬遜,谷歌這種更是10倍以上飆漲。要知道這些藍籌股票在美國但凡是個綜合基金都不敢不持有。富裕的可是每一個美國老百姓實實在在的退休賬戶。

可怕的不是價格本身,而是增長速度。拋開各種深奧的分析不談,只談基本面:人類社會再勤奮再聰慧,也不可能以如此嚇人的增長速度來持續提高生產力。如果可以,那麼過不了幾十年人類的生產力恐怕可以移民外太空了。而經濟體本身一旦增長超過了生產力的增長速度,遲早會回調。不但會回調,還可能矯枉過正。到那時人們才發現,拋開科技的進步,原來這個這個經濟時代和過去的經濟時代沒什麼本質不同。只是自己又不知不覺狂熱了一把。

投資之道,最最核心的就是控制風險。當市場普遍處在低谷的時候,高風險資產必然會大行其道–其本質就是適當釋放風險換取高額利潤。而當市場越來越昂貴時,低風險資產慢慢登上舞台,控制風險來控制未來的損失,你在熊市每少虧一塊錢,都會在未來的牛市周期中轉化成利潤。

「低風險」,並不意味著「低回報

「低風險資產」,特指理論風險低於市場大部分投資產品,實際風險在過去歷史中幾乎從未虧損過的資產配置。比如說,把錢放在銀行里就是一個低風險配置。雖然說銀行理論上也可能倒閉,但是國有大銀行在歷史上從未倒閉,真的到了倒閉那天你那點股票房產也早已一文不值。

國債,特別是美國國債又是另一個例子。如果你單單持有國債的ETF(基金),那麼風險並不低。因為它也會按照市場供需漲跌(特別是股市氣勢如虹的時候,債券短期常常走低的)。但是如果你在美國國債發行起就持有,一直到兌現日期兌換。那麼年利息是有保障的。除非美國政府破產,否則沒有其他任何風險。真到美國在政府倒台那天,恐怕考慮如何在戰亂中活下去比較實際。

風險控制本身和回報率沒有直接關係。之所以給人感覺「低風險」一定會帶來低回報,是因為大部分人接觸到的控制風險的方式簡單粗暴。比較常見的控制風險的方法有兩個:

一是通過降低回報率直接降低風險:比如原本100%的股票賬戶,為了控制風險換成25%股票,75%現金。次貸危機再現,市場跌40%,別人血虧尋思著跳樓,你只虧10%仍舊談笑風生。但是如果今年市場漲了20%,那你也只能漲5%加一點銀行利息。

二是公司投資賺大頭,分紅給你賺小頭。比如分紅式保險,保險公司在盈利的基礎下,會分一點紅給它的客戶。一個公司常年持續盈利已然不易,分紅即使過往不錯,也不能保證未來幾十年如一日那麼好。

那麼,有沒有既可以控制風險到理論低水平,又不以犧牲大部分利潤為代價呢?答案是有,在美國還不指一種。

比如,當投資人每年對投資提取比例做一個限定之時—投資公司容許在投資人自由選擇基金的同時,每年給予最低回報率的保障。原因是投資公司有不同年齡客戶的大量賬戶,只要最低保證回報率和取錢比例低於美國股指的歷史回報率,這樣的保障對公司幾乎沒有風險。但是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個人風險就這樣被大眾所承擔了。換句話說,當個人投資時,因為個體回報率一半幾率會高於美國股市平均回報率,一半幾率會低於平均回報率。隨著年歲增長和資產增多,不得不降低回報求安穩。而當大家在不同年齡階段把各自的賬戶合在一起,就不存在年齡和資金量的風險了—都可以拿到平均回報率。

另外一個控制風險的方法是指數鏈接。通過債券和期貨相結合。債券投資保底,期貨投資沖利潤。能夠做到在一定範圍內投資對象隨著市場增長而增長,但是在市場下跌時又零風險不虧損。

以上兩種方法,特別適合一些資金保有量巨大的金融公司操作。而這其中,美國的年金公司和保險公司又首當其衝。因其退休金管理,和保費擔保原本就需要這些公司實力雄厚,有巨額資金儲備。天然的實力優勢,加上市場良性競爭。如今美國最優秀的指數型保險公司已經可以把年化回報率做到7-11%不等。不僅大大高於分紅型保險公司,而且其表現取決於市場的一貫歷史表現和優化的演算法模型,和公司本身盈利能力無關。更加客觀,實際風險更低。

最後,「低風險配置「並不僅僅是熊市的時候才需要。當我們資產越來越多,年紀漸長,精力減弱的時候,無需主觀管理的低風險資產就越發變得越來越重要與不可或缺。諷刺的是,當我們頭腦和精力減弱的時候,恰恰是我們最需要穩定且盡量高回報率的時候– 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往往資產最多。

美國保險,「低風險配置」的絕佳工具

複利投資,字面意思就是「連本帶利,年復一年」的投資。時間跨度至少幾十年,又要「連本帶利」的全力以赴。光看回報率不足以把風險降到最低。而美國保險除了回報率的優勢,還有幾個最重要的優勢,分別如下:

資本優勢,品牌和規模

08年美國金融危機,倒掉的公司何止千百家。當時雷曼兄弟(老牌基金公司)和AIG(一家比較大的保險公司)都面臨資金周轉不靈的困境。最終美國政府棄車保帥。保住了AIG而捨棄了雷曼任由其破產。可見保險公司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更不用說更多實力遠超AIG的美國老牌保險公司,很多甚至已經到了不能倒(toobig to fall)的地步。反觀目前市場被炒得火熱的IT巨頭,雖然現在一片興興向榮,但是IT行業更新迭代快的天然屬性決定了公司更新換代也是非常快的。曾經的藍色巨人IBM被巴菲特都看好,然而金融危機以來漲幅還比不上平均股指。

並不是說當紅炸子雞不好不能投,而是對於長達幾十年的複利投資,市場熱點太不穩定—投資目的不同,不是一回事。

費用更低,投入更低

如果說保險公司的最大風險,除了公司倒閉,就是費用了。而費用又是依照國家常駐人口的平均壽命決定的。中國內地污染嚴重,人均壽命遠不如發達國家,甚至不如香港。因此才有了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便宜1/3,美國保險又比香港保險便宜1/3之說(詳細分析)。

除了壽命,決定費用的還有保險公司的承諾。一般來說,如果承諾是保險公司承擔的,那麼再小的承諾也會比較昂貴。因為保險公司為了給客戶這個承諾需要客戶投入更多的資本來保證最壞的情況發生,還要保證公司自身有利潤。這就是為什麼分紅型保險公司的產品普遍較貴,且不會給出費用明細。不是因為這個公司有多坑,而是因為其分紅模式決定了需要足夠的投入來保證較小的收益。如果承諾是市場一貫的表現決定的,那麼費用會較低。因為保險公司並沒有承擔額外的風險。但是把風險推給市場並不意味著風險會因此變高。要知道,美國市場建立以來,漲幅最大且持續時間最長的,不是哪家獨立公司,而恰恰是市場本身。

匯率風險,可能是你不曾想到的

全世界的貨幣都在不斷貶值,只有速度快慢而已。而美元作為全世界其他貨幣的比較標準。其匯率穩定性是無法取代的。很多中國客戶紛紛去香港購買香港保險,除了回報率更高,承諾更有保障意外,「美元結算」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既然如此,在美元的出生地美國配置資產豈不更加一勞永逸。

綜上所述,雖然都叫保險,但是美國保險和國內的保險從回報率,風險係數來說,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投資品種。

美國保險,不是只有美國人才能買

美國保險有那麼多優勢,那麼為什麼沒有火起來?事實上,美國保險業長期處在「閉關鎖國」的狀態 —— 並不向非本國常居人口提供保險服務。對在美國資產,收入也有諸多限制。

但是這一狀況在過去幾年已經發生了改變。

中國作為一個巨大的經濟體的崛起舉世矚目。美國的保險公司也與時俱進,越來越傾向於向國外客戶提供和本國居民一樣的服務。過去大家普遍認為的申請美國的不肯能已經變成了可能。申請的要求艱難變成了越來越容易。甚至只要一張旅遊簽證,一些中國的資產收入證明,就可以在美國本土申請到大公司最有競爭力的保險計劃。

而離中國最近的美國本土關島,離內陸的距離比離美國大陸還近。美國保險的購買難度,並不比港澳的保險大多少。只可惜知道這一趨勢的經紀人還很少,連很多香港號稱可以做美國保險的經紀人都不甚了解。

美國保險,和你的距離僅僅是一張短程機票

您的評價?請點擊星標評分
[總票數: 4 平均分: 5]

更多線上講座和新產品專欄

Invalid email address
本站使用了Cookie,點擊加入按鈕表示您已同意 隱私條款服務協議
美國保險產品中心保險產品庫